新闻资讯

产品动态
首页>新闻资讯>产品动态

2024-04-24 10:15:38

非富勒烯有机体相异质结太阳电池的自激解离

有机太阳能电池是由富勒烯分子作为电子受体与D:A界面形成体异质结,解离光学产生的高结合能Frenkel激子。近年来,人们发现非富勒烯分子可以作为电子受体来产生有效的D:A界面,从而有效地解离高结合激子
近日,美国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Bin Hu,华南理工大学叶轩立教授报道了在非富勒烯太阳能电池([ITO/ZnO/C60-SAM/PM6:Y6/MoO3/Ag])中的供体:受体界面发生的自激解离,以完全分离电子-空穴对,从而具有高效的光伏作用。
文章要点
1)通过现场监测D:A(PM6:Y6)界面的离解与光电流磁场效应的关系,观察到随着激子强度的逐渐增大,一旦非富勒烯Y6分子被光激发,D:A界面的离解变得异常容易。这呈现了一种通过逐渐增加光照度来识别的自激发离解现象,同时监测了光电流的磁场效应的离解。
2)研究人员在1 MHz光激发产生的磁电容发现,光激发Y6分子会产生一个偶极极化信号,导致PM6:Y6系统中的光致体极化。
3)研究人员指出,非富勒烯Y6分子的自激解离是通过光激发的光致偶极极化的非富勒烯Y6分子在D:A界面完全分离电子-空穴对,从而在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实现高效率的光伏性能。
Zhu et al., Self-Stimulated Dissociation in Non-Fullerene Organic Bulk-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s, Joule (2020)
DOI:10.1016/j.joule.2020.09.005
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joule.2020.09.005

推荐新闻